你如何看待3D打印艺术?他能否成为艺术的未来?

日期:2019-10-09 来源:至诚工业设计

  3D打印技术就是说为了开创新事物而生的,为设计和制造的过程带来了新的手段。从而,人们见到艺术家们开始留意并利用该技术的独特品质来创作3D打印艺术。

利用多层次制作授予的设计自由度和3D可打印材料的多功能性为各种艺术家开辟了新的前沿。经济实惠的3D打印技术有益于在雕塑,時尚,装置艺术等领域的设计和规模创新,和跨学科的合作。

  3D打印艺术当初当做大家的期待被赋予很大的期望,觉得能够为一整个艺术行业带来极大的颠覆性和可能性,可是事实不但不是如此,甚至已经很少人会去主动提及,从当初的甚嚣尘上到当下的默默无闻,是什么造成了3D打印艺术当下的困境?而在这困境中是否又孕育着新的可能呢?

  人们知道,创作一件艺术品需要艺术家观念、思想、情感投入等等等等,当然也不可缺少身体的参与,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,可是3D打印就不同了,只需要用扫描仪扫下来数据,或者数字键够一个模型就可以了,剩余的事情交由机器就可以了完成,那麼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,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,怎样定义它的艺术性?还有就是说它的无限复制功能。

  隋建国表示:“我觉得3D就是说原创。”在他看来,原则上不能说机器为人服务,就是说人要理解机器的语言,它的规则,才能够跟它合起来,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创。“我们的手机信号最开始叫模拟信号,如今叫数字信号是一个道理。传统的雕塑创作训练一种技术,模仿自然,是叫模仿,3D自身就属于数字级别。”

  3D打印会对原来的传统雕塑形成冲击性,不次于当初摄影对绘画的冲击性,摄影出来以后,许多艺术家觉得绘画死亡了,已经有东西完全能够替代它了。100年以后,绘画也并没有死亡,“可是在我看来绘画已经被摄影彻底改变了,画家都开始模仿摄影镜头看世界的方式,大家已经形成了一只眼睛看世界的这个习惯。3D我觉得会改变雕塑家看世界的手段,雕塑家面对物质的手段,必定会改变的。”

  “从原创的角度讲,打印一个雕塑出来,或许是不太好的,是完全的对自然的拷贝。”批评家孙振华讲到,他表示,艺术或者说雕塑跟3D打印这种一模一样的纯自然主义的拷贝比起来,雕塑无论以往怎么写实,它总有种塑造者自身的对对象的一种认知,一种很主观的东西在里头,因此相同一个人像,一百个人做,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手法和观察角度。如果3D做起来就是说一个标准件,至于说那些较为抽象的艺术,3D打印的优势就不显著。

  在孙振华看来,3D打印到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,最开始雕塑界是一片惊呼,3D打印进来以后,雕塑特别是写实雕塑的末日到了,例如结合一些扫描的技术,再配合3D打印,写实这种造型可能就会被3D所取代,当初确实是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虑。但利用几年发展下来,3D打印确实出现的频率如今是越来越多了,在许多展览,包括在许多的工程都能见到,但对雕塑界的冲击性,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麼大。

3D打印将会是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新变革的主要技术力量,它的作用并非互联网技术所能及。即使这种力量目前还被人诟病,也并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。但这也无法阻挡其在教育方面深入人心的推广和应用。

 


分享到: